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凝心聚力促发展,砥砺奋进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4-01-21   浏览量:>  

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促进中心工作为目标,固本强基、守正创新,深入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加强自身建设,躬身践行勇担当

学院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创新“一二三四五”党建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任务,把加强党建和事业发展一体推进。党委班子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观念,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等次”,在学校重点任务量化指标考核中连续两年名列第一。学院被评为“学校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农林系教工党支部获评“五星级党支部”。

提升师资水平,凝心聚力强专业

学院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围绕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与建设需要,近年来,引进高层次专家2人,引进28名博士、培养在读博士8名,5名教师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与企业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3个,现有双师型教师57个,教师参加挂职企业科技副总20人,2023年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根植于“中国牡丹之都”,持续加强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生物工程、生物科学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第二级认证。园艺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培育学科,生物学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获批山东省一流课程。2019年获批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项、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2项、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项,3人荣获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称号,6人在校级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比赛获奖。

重视应用研究,产教融合促效能

学院坚持教研相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下大气力搭建一流科研平台,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引进组建科研创新团队,营造浓厚科研氛围,成效显著。拥有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3个,省高校特色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4个,市、校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6个。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牡丹嫩枝扦插和水肥一体化高效技术)和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牡丹高效栽培与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和应用生物技术创新团队),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其他省级项目20余项,与企业联合横向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收录8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1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

加强学生工作,深化实践和育人

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努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育质量,毕业生考研率和专升本录取率位居学校前列。积极探索“三融三创三育”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新模式,深入推进大学生学业导师制,建立一支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构建“导师+团队+项目”工作机制,打造创新创业团队,精准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近五年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30项,省级奖励27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7项(国家10项、省级27项);学生参与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与发明30项,参与发表论文18篇。暑期“三下乡”团队在“2021年第七届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活动中荣获“百强实践团队”,荣获2021年“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报道团队;2022年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团队;“调研山东”——2023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

9461E

推进社会服务,赋能乡村助振兴

立足学院学科优势,紧密对接菏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与菏泽龙头企业山东大树集团联合成立了菏泽学院大树集团大健康产业学院,加强科研攻关,着力破解技术难题。在食品深加工、功能食品、天然产物提取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研究,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助力企业增产增效。发酵工程教研团队与菏泽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科研攻关,与山东葆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深入合作,全面指导企业生产建设,协助硅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完成无醇化寡聚透明质酸钠生产工艺的设计,并就项目落地与菏泽市医药港、菏泽开发区产业孵化园、鄄城化工园区对接,服务和推动菏泽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瞄准牡丹产业这一特色,成立研究牡丹食品、牡丹化妆品等产品的专业科研团队,推动产业向精深发展。截至目前,已与菏泽10余家牡丹深加工企业开展产教研合作,研发出牡丹专用肥料、牡丹化妆品、牡丹保健品、牡丹籽油、牡丹茶等系列产品20多种,产学研用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三个牡丹新品种获国际认证,推动牡丹研究走向国际化。发挥科技优势,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按照“应用基础+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创新创业”协同创新路径,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东明黄河杂粮有限公司申报的《黄河滩区20万亩订单杂粮高产种植与产业化开发》项目获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立项,培育提升沿黄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荣获各级各类科研和社会服务奖励30余项。近年来,学院致力于科普惠农、科技强农,依托山东省菏泽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科普专家工作室、山东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总队山东菏泽现代农业科普分队、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菏泽苹果、大蒜产业服务团等科技服务团队,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导向。共组织生产一线技术指导、集中培训以及科普宣传等50余场次,培训技术人员6000余人,受益者达5万余人次,为乡村产业振兴、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学院先进事迹多次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农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将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整体办学实力、专业优势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使学院事业发展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