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亮,男,博士,教授,2004年7月入职于菏泽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现任菏泽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主任、菏泽市青年创新人才协会会长、菏泽学院基础化学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二十年来,该同志先后承担过班主任、兼职辅导员、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党支部书记、系主任等工作。该同志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率先垂范,模范履行高校教师的职责,得到了领导、师生的一致认可。被评为2021年度山东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菏泽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菏泽市十大创新创业领军人物。
一、不忘初心,理想信念坚定
王学亮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2015年、2018年,王学亮同志曾先后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CSULA)、美国波士顿学院(BC)做访问学者,在国外工作和学习期间始终坚持政治学习。虽然该同志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却常常以钱学森、李四光及饶毅、施一公等科学家为榜样,始终抱着学成回国服务人民的赤诚之心,潜心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当他发现国外的化学原版教材比较好时,便毅然自费以每本约2000元的价格买了8本外文原版教材,丰富教材建设。回国时因行李超重,需要扔掉一些物品时,他果断地在机场丢掉了给孩子买的零食。回国后,他潜心教学科研,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发展。
二、淡泊名利,甘做绿叶,培养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要快速成长起来。”王学亮在做好自身发展的同时,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他组建科研团队,用心培养青年教师, 言传身教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作为“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王学亮通过指导团队青年教师申报课题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等,积极发扬“传帮带”作用,实现个人提升与团队发展有机统一,形成团结互助的科研氛围。在王学亮的帮助下,团队青年教师先后获批教育厅厅级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等项目多项,并在学校举行的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
三、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全面贯彻立德树人
教学工作中,该同志特别注重情感道德教育,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如,在讲授《仪器分析》中仪器的发展史时,常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既看到我们国家科技的进步,为之自豪,同时,也让学生看到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后都自觉地将自己前途命运相与祖国未来的发展结合,努力目标更加清晰,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受到师生一致好评,多次获得菏泽学院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和“十大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四、潜心科研,成果丰硕,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发展
该同志对科研充满热情、孜孜以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实现了菏泽学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零的突破。目前,该同志已带领团队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主要人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JCR二区以上论文24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菏泽市科学技术奖、菏泽市青年科技奖、菏泽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多项。有力地推动学科发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先后获批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和山东省一流专业;应用化学学科获批为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能源化工与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获批为山东省工程实验室。
五、推动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在高校多年,王学亮始终坚持科研为产业服务的理念,积极投身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力做好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和科技帮扶工作,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他受聘于山东摩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做高级技术专家顾问,解决企业“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并协助山东摩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申请获批菏泽市“智能传感器”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智能传感器研发,围绕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物联传感、工控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控制系统,为打造智能传感器优势产业集群提供智力支撑。王学亮还挂职于山东中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担任科技副总,积极开展科研指导、协同创新;与山东中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年产10万支石墨烯复合传感器项目。2018年8月,王学亮与菏泽团市委联合成立了菏泽市青年创新人才协会,王学亮亲自任会长,带领青年人才共同创新创业,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所带团队与山东中稀天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98万元的横向科研项目合作合同,前期50万经费已到学校账户,该项目将为战略物资——稀土的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提高稀土废料的利用率。
六、亦师亦友,做学生人生道路的领路人
王学亮以身作则,坚持在思想上教育学生,在行动上引领学生。他经常和学生深入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状态,以亲身的体会和社会阅历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指导。鼓励学生考研,投身科技兴国事业。考研前,帮助学生分析报考的院校,选择报考专业;考研后,辅导学生复试,帮助学生调剂。对不考研的学生,他多方协调,帮助学生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在教学楼、实验室经常会看到学生围着他问问题的情景,为了解答学生的问题,他常常废寝忘食。 这些年,从王学亮课题组走出的学生,相继被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录取继续深造。